恢弘志业大医精诚纪念张涤生院士的整复外科生
张涤生,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中国整形外科的先行者和奠基人之一。曾任上海第九人民医院院长、整复外科主任,上海市整复外科研究所所长,卫生部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修复重建外科学会主任委员,江西省卫生厅顾问,澳门外科学会顾问。他是美国整形外科学会通讯会员和荣誉会员、国际显微外科学会理事会员、国际颅面外科学会终身荣誉会员、亚太颅面外科学会创始会员和理事会员、国际淋巴学会终身会员、国际美容外科协会理事会荣誉主席、南美美容外科协会荣誉会员。
1941年,张涤生摄于四川成都的大学毕业照
张涤生出生于1916年6月12日,籍贯江苏无锡。1935年,考入南京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1941年,大学毕业,赴贵州省贵阳市图云关,参加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得到当时外科泰斗张先林的指导;1944年夏,赴印缅前线,加入中国远征军新一军38师,参加第43流动手术队,直至日本投降;1946年,因军功被选派赴美,进入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进修学院,在著名教授Robert H.Ivy指导下学习整形外科;1948年归国后,担任上海国防医学院(今长征医院)的颌面外科主任;1948年底,参加Jerome P.W ebster举办的中国第一个整形外科学习班;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次年在吉林长春建立中国首家战伤、烧伤和冻伤治疗中心;1958年,参与抢救邱财康;1961年,在广慈医院(今瑞金医院)建立整形外科;1966年,将科室迁到上海第九人民医院,为强调“既整形态、又复功能”的理念,将科室更名为“整复外科”。
1951年,张涤生在吉林长春将创建的战伤、烧伤和冻伤中心移交给宋儒耀
在悠长的整复外科生涯中,张涤生在显微外科、颅面外科和淋巴医学等领域均有重要的创新和建树。
在显微外科领域,张涤生是最早的开拓者之一,也是重要的推广者。早在1964年,他就尝试了显微外科动物实验。1973—1978年,他带领团队,将显微外科技术应用于人体各部位的组织修复。他还编撰过多部有影响力的专著,例如:1978年出版的《显微外科》,是中国显微外科领域的第一部专著,4年后被Springer公司翻译为英文;1985年出版的《显微修复外科学》,被香港中文大学翻译为英文,成为香港同行的经典教材;1986年出版的英文著作《显微外科原理、技术和应用》(Principles,Technique and Application of M icrosurgery),直到20世纪90年代,还被意大利罗马大学用作显微外科的教材。此外,他多次举办显微外科学习班,推广技术和经验,惠及国内同仁。因此,2010年,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分会在授予张涤生“中国显微外科终身成就奖”时,致辞:“张涤生把整形外科的原则、治疗目的联同显微外科技术,推广到许多有关兄弟学科,如骨外科、口腔颌面外科、创伤外科、眼科和泌尿外科等这些学科,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在颅面外科领域,张涤生是“开疆辟土”者。1977年,他实施了中国首例颅内外联合径路的眼距增宽症矫治手术,开启了中国颅面外科的发展序幕。到1994年,上海九院整复外科已开展各类颅面手术135例,成功率高达95.4%。另外,张涤生很早就意识到,颅面外科的一大特点是需要多学科合作。因此,早在1989年,他就在上海九院成立了颅面外科协作小组。
在淋巴医学领域,张涤生在手术和非手术治疗方面,都有探索和创新。1964年,他受传统医学的启发,发明烘绑疗法,治疗肢体象皮肿;20世纪80年代,开展动物实验,探索治疗机制,并积极向国际同仁推介;目前,烘绑疗法是国际淋巴学会认可的两项保守治疗手段之一。此外,张涤生很早就想到了通过淋巴静脉吻合改善淋巴循环的可能性,在国内最早开展淋巴外科的动物实验和临床治疗。
纵观张涤生的整个学术生涯,有如下四个突出特点。
1964年,张涤生在上海第九人民医院的动物房里做显微外科实验
一 强调创新,敢为人先
张涤生强调:“学科发展,创新为首。”他说:“在我毕业从事医学实践过程中,我常有一种强烈的、比别人先走一步的执着欲望,力求不断创造新技术,开拓新领域……人家做过的,我要学习;人家没做的,我亦要创新做第一例。坐享前人成果,没有创新,学科就没有发展。”
他本人创下了多个“第一”。1951年,建立中国首家战伤、烧伤和冻伤治疗中心;1964年,首创烘绑疗法,治疗肢体象皮肿;1965年,在《中华外科杂志》上发表中国首篇游离皮瓣移植的文献;1966年,与陈中伟合作首例断指再植成功;1976年,实施中国首例颅内外联合路径治疗眶距增宽症的手术;1977年,实施中国首例肠管游离移植再造食道的手术;1978年,与陈中伟、杨东岳共同主编中国显微外科领域的首部专著《显微外科》;1979年,主编文革后中国首部全面介绍整形外科知识的专著《整复外科学》;20世纪80年代,首先设计和推广了前臂皮瓣一期再造阴茎术、首创跖趾关节移植重建颞颌关节等手术;1985年,率先从国外引进组织扩张器,开展组织扩张技术,还举办了中国第一个显微外科学习班;1989年,成立中国第一个颅面外科协作组;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率先开展淋巴外科的动物实验和临床实践;1996年,实施中国首例胸骨裂修补术;1999年,主编中国首部颅面外科学专著《颅面外科学》;2007年,主编中国首部淋巴医学专著《实用淋巴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