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陈平:从“形态修复”到“功能重建”,颌骨
下颌骨是构成人体面部下方三分之一的骨性支架,也是维持面形、保持咀嚼等功能的关键。肿瘤、创伤、炎症等病因均可导致颌骨缺损,其发病率占口腔颌面部疾病首位。颌骨缺损,不仅对患者的面容和心理产生巨大影响,也会严重破坏咀嚼、吞咽、呼吸等多种生理功能,显著降低生存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然而,颌骨修复重建手术难度大,如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功能重建,长期以来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历经20余年研究攻关,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主任张陈平团队本次凭借“颌骨缺损功能重建的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率先提出“功能导向的颌骨重建”理论,并创建关键技术体系推广应用。
功能导向“四段式”策略重塑正常牙弓
颌骨是面中部和面下部的骨性支撑结构,包括上颌骨与下颌骨,容纳上下牙列,参与构成口鼻腔及眼眶,毗邻颅底、颈动脉等关键组织结构。但颌骨形态复杂,对重建手术的精度要求高,长期以来都停留在形态修复层面,主要依靠医生经验,重建效果参差不齐。但仅修复形态,而功能缺失,会导致绝大多数患者无法回归社会,严重影响民生。
“我们能不能根据中国人群的特点,进行功能导向的重建?”张陈平团队为此通过对东方人群颌骨形态大样本数据库的分析,率先提出了“四段式”新策略,与传统术式相比,更利于恢复正常牙弓形态,获得咬合生理位点,实现咀嚼功能重建。
目前,团队已应用该方法完成重建病例万余例,使复杂的颌骨重建术从随意无序走向规范有序,术后牙种植率居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团队通过医工结合共同研发专利配套器械,获医疗器械注册证并应用于临床,进一步提高重建精度、简化手术程序、缩短手术时间。相关成果授权发明专利4项,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首创DID一体化手术为患者“减负”
张陈平介绍,人体的腓骨肌皮瓣占血管化骨瓣近80%,腓骨宽度多为1至1.5厘米,仅为下颌骨高度的二分之一,难以满足牙种植的需要。“目前,国内外解决方案需要实施4至5次手术,一期腓骨移植重建外形,二期垂直向牵引成骨,稳定后拆除牵引装置,再进行牙种植,需历时2至3年,医疗费用高达数十万元,绝大多数患者无法承受。”
能否缩短治疗时间,为患者带来更亲民的治疗方式?为此,团队首创种植牵引腓骨增宽(DID)技术,开创性地将牙种植、牵引成骨与腓骨移植融为一体,即通过1次手术就能达到传统4至5次手术的疗效,缩短疗程2年以上,实现了下颌骨从“形态修复”到“功能重建”的重大突破。
据悉,通过对DID表面改性,获得类骨小梁微纳结构,显著促进了骨结合,提高了初期稳定性,使植入成功率从70%提高到94%。该项技术得到国内外同行广泛认可,被编入全国统编教材《口腔种植学》。相关成果获得授权专利4项,美国口腔颌面外科专家D Kademani教授认为,“DID技术是腓骨垂直高度不足无法恢复咀嚼功能这一难题的理想解决方法。”
打破技术壁垒,建立数字外科“一站式”新平台
由于复杂的颌骨重建手术对操作精度要求达到毫米级,技术难度大,往往取决于医生经验,水平参差不齐,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目前已成为多个国家头颈肿瘤国际培训基地的九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病区,希望将相关经验进一步推广,为更多术者提供可操作、可借鉴的流程与标准。
近年来,数字化诊疗在口腔颌面外科的应用不少,但不同病种、不同软件、不同平台,往往有“不兼容”的尴尬。为此,张陈平团队自主研发融合术前个体化设计、导板制作及术中导航的“一站式”数字化平台,打破国际技术壁垒,解决了软件碎片化及不兼容的难题。基于该平台,创建了“咬合位点引导的颌骨重建”及“导航引导的穿颧种植”数字化技术体系,显著降低操作误差,提高手术安全性,实现个体化、精准化、功能化的颌骨重建。同时,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发了“颌骨手术仿真培训系统”,规范了操作流程及技术标准。上述成果获授权发明专利5项。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