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主页 > 综合新闻 >

已被焚毁160年的圆明园,是否会考虑重建专家一

2019年11月,澳门爱国富商何鸿燊,将其花费六千多万人民币买回来的圆明园大水法“马首”铜像捐献给国家,并表示希望看到“马首”回归圆明园。

可是,原有的圆明园博物容量实在太小了,已经堆放了太多的文物,放不下“马首”了,只有临时把它安放进一座寺庙里。所以,修建新的圆明园博物馆,势在必行。

可到底是按原样复建一座新的圆明园,还是保留废墟的样子再造呢?专家分成了两派,各有各的说法。其中支持复建的,后来被叫为“复建派”,支持按废墟建的后来就叫“废墟派”。
“复建派”的人说,只有按原来的比例全面重建,后人看到它的全貌后才能理解当年我们遭受了什么损失。“废墟派”则说,重建之后,不出几年,人们就会忘记它曾被毁灭。一、圆明园需要重建一个博物馆
圆明园是清末建造的一座高档皇家园林,一般认为它始建于康熙四十六年(公元1707年)。举满清全国之力,修建时长一百余年,直到1860年被焚毁之前,还一直在建造当中。
该园占地面积达到3.5平方千米,是故宫的五倍大小,园内藏有大量奇珍异宝。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对圆明园里面的珍宝进行大肆抢劫。

事后为了掩盖罪行放了一把火,英法联军将这座“万园之园”烧成一片废墟。数以百万计的珍宝因此散落在海内外,得不到应有的珍惜。散失在国内的一些石雕部件,被人做成了烧烤架下的石垫。
被强盗抢走,并拍出上亿天价的文物,也只是胡乱地堆放在落灰的仓库里。更有甚者,园中用过的唐卡被人弄去做了吊顶,为了铺电线,还在上面钻了一个洞。
一百多年来,中国人一直在努力寻回这些散落在海外的珍宝。最近几年找回的东西越来越多,可是原来建造的圆明园博物馆太小,渐渐放不下了。很多文物只能装进箱子,像普通的货物一样码放起来。
这无疑是不利于文物保护的。因此复建派专家提议,应该马上动工建造新的博物馆。那么问题马上就来了:建一个大型的博物馆,占地不少,花钱也不少。
博物馆的消防问题要解决,还需要顶级的安保措施。建筑四面和它的顶部要防潮、防盗,就连地面都要铺钢板,免得有人打地洞过来盗文物。这样算下来,新建一个大型博物馆,只怕比复建一个新的圆明园便宜不到哪里去。

另外,复建派专家认为:把藏品按照历史上的原貌摆放,才能更加直观地让后人认识到它究竟是怎样一件艺术品。在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荣誉感的同时,也让人记住它的历史教训。
毕竟没有见过光明,就不会知道什么是黑暗。没见过它的美好,你怎么能真切地为它的毁灭而感到惋惜?又怎么能记住这一桩国耻,让它世世代代教育我们的国人。
当然,复建派还有一个观点是复建圆明园,不会有亏损,因为它可以通过卖票参观来收回成本,并且推动旅游。不过,这也正是这一派遭到反对的一个重要原因。二、为什么反对重修圆明园
重建圆明园的话题,其实早在1980年或者更早的时候就有人提议。但是一直以来,无论在专家领域还是在这普通人这里,反对的声音都是一边倒的。绝大多数人都认为,重建它是“劳民伤财”。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有支持重建的人认为:只有让人重新见识到圆明园的美好,才会为它的毁灭而愤怒。而废墟派的专家恰恰认为:只要这个园修好了,过不了几年,人们就会好了伤疤忘了痛。

圆明园是清朝耗时百年,举全国之力建造的。如今的中国,时间那么宝贵,现在上哪里集中找到这么多专家,花这么多时间来搞这个事?
就怕匆匆忙忙地花了一年两年,中间还要赶上蛀虫打洞,偷工减料。勉强建成了,最后成了一座粗制滥造的仿品,这不是“劳民伤财”是什么呢?
之前听说已经开始通过数码重建圆明园,将来技术成熟,说不定可以做成裸眼3D一样,让参观的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不必重新建造实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