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修复绝技!“中国馆藏文物保护成果展”首
出土了近半个世纪的秦始皇陵彩绘兵马俑如何固色?大唐公主李倕的冠饰如何重现千年前巧夺天工的初貌?乾隆皇帝“订制”的巨型山水贴落用怎样的科技手段抚平折痕?昨天是国际博物馆日,由国家文物局与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开幕式在首都博物馆举行,与此同时,“万年永宝——中国馆藏文物保护成果展”在首都博物馆开幕,全国10个省(市)23家文博机构的50余件(套)展品揭秘文物长寿背后的匠心巧思,全面展示我国馆藏文物保护修复的最新成果。
昨天,“万年永宝——中国馆藏文物保护成果展”在首都博物馆开幕。展览中,观众观看彩绘兵马俑保护成果。本报记者 邓伟摄
展厅里,精美的文物成了“主讲人”,通过照片、视频等方式展示重焕青春的过程。一尊半跪姿的秦始皇兵马俑领衔出场。与常见灰色调为主的秦俑不同,这尊俑像上有漂亮的色彩。专家说,秦俑表面原本都施有明艳的彩绘,但有些脱落了,有些氧化成了灰色。经过科学分析,彩绘是由褐色底层和彩色颜料层构成,主要成分有中国生漆和天然矿物颜料等。文物工作者小心尝试,通过电子束辐照加固等方式,最终留住这些两千年前艳丽的颜色。
还有些展品通过修复才重焕新生。比如最璀璨的一件展品——镶满宝石的冠饰。它的主人是大唐公主李倕,整个冠饰材质近20种,零散构件500余件,嵌宝金花251件,镶有珍珠、绿松石、琥珀、红玉髓、蓝宝石、玉等宝石,采用铸造、掐丝、镶嵌等多种工艺制作而成。当年出土时,冠饰几乎已经“毁容”。文物专家将它整体“打包”提取,送至实验室清理并逐层提取,最终还原了它复杂精巧的结构。
科技加持,一些对历史的新解读通过文物揭开面纱。比如专家采用特定的微痕检测技术,分析鉴定郑州汪沟遗址瓮棺出土的纺织品,找到了碳化丝绸。这一发现证明中国先民早在5000多年前的黄河流域就开始育蚕制丝。浙江浦江上山遗址出土的一粒炭化稻米,已有万年历史。通过鉴定,这粒米处于驯化状态,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早的稻米驯化证据,实证了上山是稻作文化的起源地。
展厅里出现的每一件展品都是全国范围内的重要科研成果与代表性展品,背后都有传奇。成都商业街出土漆床、南澳一号出水瓷等近年来重要的考古发现,老官山汉墓提花织机、马家塬战国墓地马车等通过科研复原的精美复原件,按“万年”“慧眼”“巧手”“芳华”“永宝”五个章节,深入介绍馆藏文物的科学认知方法与保护修复技术,展现文物保护的中国理念和中国实践。
此次展览将持续至8月17日。展览期间还将举办11场馆藏文物保护系列讲座,呈现我国文物保护领域相关研究成果。
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李祺瑶
流程编辑:u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