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主页 > 综合新闻 >

三种“征信修复”骗术?你入过坑吗

???您的信用记录中是否有任何逾期信息?如果有人帮你“修复”你的信用记录,你会花钱去做吗?随着社会对征信工作的重视,市场上出现了各种打着“征信”旗号的虚假广告和骗局。近日,北京青年报记者发现,目前市面上与所谓“征信修复”相关的骗局共有三类,需要特别防范。

骗局一:花钱请人帮你“修复信用信息”

央行提醒:“信用信息修复”不靠谱,涉嫌违法

北青年报记者发现,以“信用信息修复”为关键词,可以在网上搜索到很多“中介”广告,有的还显得十分隐蔽。比如,有的中介说,他们只提供“征信异议和申诉”的咨询,报价2000元。具体情况需电话沟通。中介联系后会说具体的收费按照信用报告定价。您可以在支付费用之前签署合同。如果失败,费用将退还。还不确定要多久才能完成。可能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从报价上看,消除逾期记录需要1000到3000元。如果不良记录很多,可以打包,单价会便宜一些。

北京青年报记者发现,警方和法院公布了多起相关诈骗案件。骗子要么找借口拖延,要么在收到钱后直接失去联系。

2019年11月,焦某声称可以帮助人们修复信用记录。张认为是真的,交了6000元。过了许久,张的信用记录没有改变,焦收了钱却什么也没做,张感觉上当受骗了。法院认定,焦某明知其无能力处理委托人要求的事项,以为受害人张恢复不良信用记录为由,骗取张某个人生活费6000元。法院认为,焦某的行为构成诈骗罪,最终以诈骗罪判处焦某,判处拘役5个月,并处罚金3000元。

重庆人邹某曾在微信上发布可修复信用信息、清除黑名单的虚假信息,骗取马某1500元。法院认定,邹某除了发布“征信维修”虚假广告外,还发布取得合法驾照、消除酒驾、超速等违法记录、出售库存车等虚假信息,诈骗另外5人。 5万多人民币。法院最终以诈骗罪判处邹某有期徒刑一年零两个月,并处罚金一万元。

业内人士指出,骗子的广告往往伴随着“银行”修改信用信息的短信截图,甚至还有与“银行客服”通话的视频,给人一种感觉的成功率非常高。但实际上,这是一套精心设计的“诱饵”。短信截图均为PS出品,故意用捏造的成功案例来欺骗信任。

央行相关人士表示,这些案件属于典型的“信用信息修复美白”骗局。他们以“信用信息修复、粉饰、铲单”、“异议申诉咨询、代理”等名义开办企业或发布广告,有的在收取高额费用后失去联系,有的教唆个人使用“非恶意逾期”因不合理原因申诉,或使用虚假材料等非法方法修改不良信息,修改失败后通常不予退款或失去联系。

《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征信机构留存不良个人信息的期限为自不良行为或事件终止之日起5年”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个人信用报告的不良记录不适用于“信用修复”,不良记录自不良行为或事件终止5年后自动删除。

据我所知,任何人都无权更改和删除信用报告中的不良信息;因银行失误、不法分子盗用身份等特殊情况造成不良记录的,可以依法提出异议。

央行有关人士指出,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的规定,个人认为征信信息存在错误或者遗漏的,有权提出异议。信用报告机构或信息提供者。要求更正,不收取任何费用。使用非常规手段不仅无法消除明显的不良信用记录,甚至会对个人造成不利影响。

骗局二:培训“信用信息修复”成本高

央行提醒:“信用调查”领域无“修复”

北京青年报记者发现,除了中介,还有很多培训课程的广告,价格从几百元到几万元不等。

北京青年报记者以客户的名义随机联系了其中一家公司。工作人员直言,学员学习后,接单范围内维修成功率高达90%。根据市场情况,修一个可以赚1000到3000元,多做可以赚更多。 “交学费3980元,可以学习相关技术,一年内可以拨打微信免费咨询,学完后可以自己出去做。”

有哪些这些机构可以教授的真正技能是什么?公开报道显示,这些所谓的“信用修复”培训的核心内容是教人诈骗银行。

先生马云在济南的信用卡已经多次过期,他的心里一直没有踏实。 2019年4月,他在微信群里看到一则“可以修复信用信息,漂白黑账户”的广告,感动不已。马老师来到这家公司,付了200元,先听了公开课。他记得这次试听课主要是讲师提倡他应该多了解银行政策,教他如何规避银行监管,如何更快地使用信用卡筹集资金,如何使用周转率等,但他确实做到了。不谈如何修复信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