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囊性脑肿瘤临床研究
0 引言
脑肿瘤属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最常见的原发性神经系统肿瘤是胶质瘤,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脑肿瘤形成的原因复杂多样,临床上已知的常见病因包括遗传,辐射过量,致癌物,感染和变态反应等。囊性脑肿瘤发病率较低,目前研究表明瘤内囊的形成原因可能是肿瘤退变,瘤内血管,组织等坏死造成。脑实质含大量水分和磷脂,遭受损伤时易形成液化性坏死灶,也是脑肿瘤瘤内囊形成的因素。囊性脑肿瘤虽然一般呈良性,但由于颅内空间有限且具有一定的负压,随着囊性脑肿瘤的生长,颅内占位性病变可引起患者头痛,呕吐头晕或血压异常等多种临床症状,严重时引发休克,老年人由于脑萎缩颅内空间较大,发生肿瘤性病变时不易检出,应引起注意。目前临床治疗囊性脑肿瘤的方法以显微镜下手术切除肿瘤,解除占位降低颅内压和解除神经压迫为主,疗效一般,术后复发率较高或肿瘤全切难度较大易损伤组织或神经,并发症发生率上升。近年来微创外科理念突出,神经内镜作为微创手术辅助工具的一种,其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手术创口更小,大大减少了术中出血量,令患者手术痛苦减轻。现我们用神经内镜技术辅助显微手术治疗囊性脑肿瘤,具体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 年2 月至2019 年5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 例囊性脑肿瘤确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患者家属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本次研究。对照组患者40例,男20 例,女20 例,年龄22~57 岁,平均年龄()岁;研究组患者40 例,男22 例,女18 例,年龄22~56 岁,平均年龄()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等个人因素存在一定差异,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①围术期准备,准备手术器械,消毒灭菌穿戴手术衣等。②麻醉并根据影像学资料准备手术入路。③切开头皮皮下组织暴露颅骨,钻开颅骨并扩张开口置入显微镜探查并吸引囊内积液,剥离囊壁使其与脑组织分离。④常规术后清理并关颅缝合。
研究组:在对照组常规显微手术切除肿瘤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神经内镜辅助进一步扫查病灶,更彻底地清除肿瘤,生理盐水灌洗后关颅缝合。
1.3 观察指标及判断标准
临床疗效:显效,即肿瘤全部切除,无并发症出现,随访无复发情况;有效,肿瘤大部分切除,无并发症出现,复发率极低;无效,手术失败或患者肿瘤难以切除,甚至出现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
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1~5 个评分等级,评分越高预后效果越好,1 为死亡或植物状态,5 有轻度缺陷但能正常生活。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0.0 软件进行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s),标准差(±s)来表示,用χ2来检验,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
结果数据显示,研究组患者治疗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有效率更高,显效更佳,疗效显著,两组有效率对比结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 [n(%)]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研究组 40 32(80.00) 7(17.50) 1(2.50) 39(97.50)对照组 40 28(70.00) 10(25.00) 2(5.00) 38(95.00)
2.2 两组患者囊性脑肿瘤切除情况对比
对比两组患者的肿瘤切除情况,复发率及并发症导致死亡情况,研究组肿瘤全切率较对照组更高,复发率更低,并发症致死情况更少见,结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肿瘤切除情况[n(%)]组别 例数 全切率 部分切除率 复发率 并发症致死率研究组 40 32(80.00) 8(20.00) 2(5.00) 1(2.50)对照组 40 28(70.00) 12(30.00) 7(17.50) 2(5.00)
2.3 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研究结果显示,在研究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基础上,研究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更优于对照组,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更高,两组试验结果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内容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手术成功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结果(±s)组别 例数 术后2 周 术后4 周研究组 39 3. 4.对照组 38 3. 4.
3 讨论
脑肿瘤表现出的临床症状与其发生部位相关,局限性脑病的临床症状常呈特征性表现,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造成脑肿瘤的原因众多,目前尚无确定性因素,现有研究表明与遗传和外界环境刺激作用相关,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为主,一般情况下达到手术指征可直接进行手术治疗。传统临床治疗过程中手术切口较大,出血量较多,患者过于痛苦且活动限制性较大,患者及家属都难以接受,目前临床上提倡微创外科,手术只需较小的开口即可暴露病灶。